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证书
编号:P1011241
稳经济而言,中国的政策工具包里并不缺少政策组合拳,而全面降准显然是其中的重要一拳。
1月4日,央行时隔三年后,决定下调存款准备金1个百分点,其中,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.5个百分点。经综合测算,本次降准总共释放资金1.5万亿元,净释放资金8000亿。与此同时,央行仍然强调,此次降准“仍属于定向调控,并非大水漫灌,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。”
央行全面降准超出外界预期
央行此次降准是在预料之内——在此之前,无论是中国经济的一些重要指标,特别是12月份官方的PMI跌破了荣枯线,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2019年宏观政策大的方向性的决定都预示着,货币政策将为稳定经济整体预期发挥积极作用。
同时,这次降准又大大超出了外界预期:一是降准的时间选择在2019年开年第一周;二是降准的力度是1%,过去一般是下调0.5%;三是这次降准分两次操作,1月15日下调0.5%,1月25日再次下调0.5%,一个月内两次降准,这在以往比较罕见。
一般情况下,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的一面镜子。货币政策如何作为,反映了宏观经济的基本面,也折射出下一步宏观政策的主要目标。
2019年,中国经济最大的政策目标是什么?是通胀?是系统性风险,还是经济增长?这些问题,在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,已经明确给出了答案。
其一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是“稳中有变、变中有忧,外部环境复杂严峻,经济面临下行压力”,提出“要增强忧患意识,抓住主要矛盾,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。”由此可以判断,2019年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就是避免经济增长失速,这是主要矛盾;
二是对于2019年经济政策的总方向,会议提出要“统筹推进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工作,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,进一步稳就业、稳金融、稳外贸、稳外资、稳投资、稳预期,提振市场信心”。对“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”的排序也好,“六稳”也好,其实都表明,今年中国经济的最主要目标就是稳定经济,稳定预期。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所有宏观政策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个目标;
三是货币政策的具体描述上,2018年经济工作会议对于货币政策的描述明显不同于2017年。2018年的货币政策更加强调“松紧适度”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”,再没有强调“管住货币的总闸门”这些明显偏紧的用语。这意味着2019年稳健货币政策的大方向是“稳中偏松”;
最后,201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再强调“逆周期操作”,这强烈预示着,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的力度将会超过外界的预期。
对于稳经济,中国并不缺政策组合拳
货币政策偏松,会不会导致通胀和房价再次报复性反弹?会不会导致资本流出和人民币贬值?对于这些问题,我完全同意经济学家余永定的观点。那就是,在当前情况下,中国经济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,经济体制改革、经济结构调整、金融风险的防范,包括房地产泡沫、企业杠杆率过高、影子银行风险、地方融资平台违约,但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是经济增速的过快下滑。
而且,从目前的指标看,通胀不会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威胁,房价在经历连续三年的反弹后,上涨的动力也基本衰竭,特别是在居民杠杆已经高企,购买力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,房价在2019年报复性反弹的概率并不高。
当下最最重要的问题是通过强有力的政策,向外界表明中国稳经济的决心。在实体经济疲弱的情况下,释放流动性会导致资金流向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,但也绝不能投鼠忌器。任何政策都有负面效应,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什么完美的政策。
中国经济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强心剂。当然,就2019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复杂性而论,仅仅靠货币政策是难以完全扭转预期的,我们还需要投资政策,特别是基建投资强力跟进,需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,需要让大家都感受到“大规模减税”,需要刺激消费的具体举措。
当然,还需要超乎外界预期的实质性的改革举措。我一再预判,外界对2019年中国经济的预判太过于悲观了,因为就稳经济而言,中国的政策工具包里并不缺少政策组合拳。
(文章来源:新京报)